【诚信宣传】这位嘉兴人和钟南山院士一起参加了全国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

日期:2020-11-25 来源:嘉兴文明网 浏览量:


  11月9日晚央视一套播放的《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例报告会大家都看了吧?是不是都被这些惊心又暖心的抗疫故事打动了?现在,与钟南山院士一起参加了这个全国抗疫先进事迹表彰会的嘉兴人——来自嘉兴市第二医院的蔡哲清的抗疫事迹也在全网推送!

  还等什么?快来跟着小编通过文字,走进这位嘉兴唯一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抗疫女英雄——蔡哲清,看看她在报告会上的“抗疫心语”!

  让生命之花美丽绽放

  大家好!我叫蔡哲清,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也是浙江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急需支援。作为一名有着15年从业经历的重症护理人,职业天性和自信,让我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报完名,我把事情告诉了丈夫,他是一名医生,支持我的选择。我也告诉了儿子,他已经上一年级,听说“妈妈要去救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没有告诉父母,他们远在外地,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大年初一清晨,我辞别亲人,随同医疗队赶到武汉。“谢谢你们来!”刚抵达时一位当地的女医生由衷向我们致谢,“被需要”的感觉油然而生。看着窗外静谧的城市,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我知道,那是无数的武汉家庭在坚守,在坚持。而我们来,就是为了这万家灯火。

  很快,我们的医疗队正式接管了武汉四院的两个重症隔离病房。与以往的护理工作不同,在这里,我们既是护士,又是消杀员、保洁员、后勤员、搬运工……每班4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我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个班次下来,护目镜蒙上了厚厚的水雾,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印痕。而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重症病房里,时间和效率就是生命。虽然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却依然阻挡不了我们与时间赛跑的脚步。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楼层氧气流量突然不够,氧气总阀持续报警。两名危重患者岌岌可危,我们焦急地在黑漆漆的楼道内找到氧气总阀,靠着微弱的手机灯光把阀门开到最大。可这依然没有解决问题,患者的吸氧浓度还是不够。听着患者急促的呼吸音,我们心里万分着急,怎么办?生命正在流逝,我们必须快点、快点、再快点!等不及医院工人的到来,我们几个女护士拖着一人多高、一百多斤的氧气瓶,穿过19楼长长的楼道,再乘电梯到底楼,灌满后重新拖回19楼。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完成搬运后,彼此间已经说不上话,急促的喘息声隔着防护服仍清晰可闻。可是,当患者闭着眼睛戴着氧气罩,大口呼吸并向我们举起大拇指时,我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看到了被需要的信任。这一切,都值了!

  没有一个春天不曾历经寒冬的淬炼。我一直坚信,正在经历疫情寒冬的每一个生命,会因为我们的细心呵护,走过严冬,静待花开。病房里有一位80多岁的李奶奶,一个月内失去了丈夫、妹妹,唯一的儿子也在隔离中。孤独、绝望,使得她拒绝与任何人沟通,我们想尽办法让她吃饭、喝水、说话,她不理睬也不配合。我知道,在生死别离面前,安慰的话会显得多余和苍白无力,可是,望着李奶奶孤独的背影,我们还是强烈地想为她做点什么。“奶奶,我可以抱抱你吗?”没等她反应过来,我已经用力抱住了她。李奶奶愣住了,我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她缓缓地抬起了手,轻轻地回抱住了我,无声地哽咽着……在那一刻,我成了她的依靠。这次之后,李奶奶不再拒绝我递过去的汤匙,不再拒绝一日三顿的口服药。一个拥抱,让我更深切感受到,护理工作护的不仅是命,护的更是人心。我们的职责就是用护理的专业和温暖,让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美丽绚烂!

  在武汉,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变得更加充实,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坚守中变得更有意义。“再留一会”,是要下班的姐妹们最常说的话。当2月5日病区需要转轻症、收重症时,4个小时的班次,我硬是坚持了11小时。当脱下不知汗湿几遍的防护服,几近虚脱的同时,我的心却是从未有过的火热。

  3月18日,奋战整整57天后,我们病区住院患者清零了。熄灭最后一盏灯,关上最后一扇门,病房空了,我的心却满了——是的,护理工作确实很平凡、很琐碎,但我们的平凡和琐碎就像点点甘露可以润泽生命之花。我无比欣慰当初那个紧握拳头宣读南丁格尔誓言的自己,让我拥有了护理这样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无比欣慰当初那个不假思索逆行出征的自己,在生命最需要的时刻,去救治、去陪伴、去安慰,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仰,让生命之花开满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为逆行英雄们,点赞!

(来源 读嘉新闻)





站内文章

【诚信宣传】这位嘉兴人和钟南山院士一起参加了全国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

日期:2020-11-25 来源:嘉兴文明网


  11月9日晚央视一套播放的《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例报告会大家都看了吧?是不是都被这些惊心又暖心的抗疫故事打动了?现在,与钟南山院士一起参加了这个全国抗疫先进事迹表彰会的嘉兴人——来自嘉兴市第二医院的蔡哲清的抗疫事迹也在全网推送!

  还等什么?快来跟着小编通过文字,走进这位嘉兴唯一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抗疫女英雄——蔡哲清,看看她在报告会上的“抗疫心语”!

  让生命之花美丽绽放

  大家好!我叫蔡哲清,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也是浙江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急需支援。作为一名有着15年从业经历的重症护理人,职业天性和自信,让我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报完名,我把事情告诉了丈夫,他是一名医生,支持我的选择。我也告诉了儿子,他已经上一年级,听说“妈妈要去救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没有告诉父母,他们远在外地,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大年初一清晨,我辞别亲人,随同医疗队赶到武汉。“谢谢你们来!”刚抵达时一位当地的女医生由衷向我们致谢,“被需要”的感觉油然而生。看着窗外静谧的城市,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我知道,那是无数的武汉家庭在坚守,在坚持。而我们来,就是为了这万家灯火。

  很快,我们的医疗队正式接管了武汉四院的两个重症隔离病房。与以往的护理工作不同,在这里,我们既是护士,又是消杀员、保洁员、后勤员、搬运工……每班4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我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个班次下来,护目镜蒙上了厚厚的水雾,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印痕。而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重症病房里,时间和效率就是生命。虽然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却依然阻挡不了我们与时间赛跑的脚步。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楼层氧气流量突然不够,氧气总阀持续报警。两名危重患者岌岌可危,我们焦急地在黑漆漆的楼道内找到氧气总阀,靠着微弱的手机灯光把阀门开到最大。可这依然没有解决问题,患者的吸氧浓度还是不够。听着患者急促的呼吸音,我们心里万分着急,怎么办?生命正在流逝,我们必须快点、快点、再快点!等不及医院工人的到来,我们几个女护士拖着一人多高、一百多斤的氧气瓶,穿过19楼长长的楼道,再乘电梯到底楼,灌满后重新拖回19楼。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完成搬运后,彼此间已经说不上话,急促的喘息声隔着防护服仍清晰可闻。可是,当患者闭着眼睛戴着氧气罩,大口呼吸并向我们举起大拇指时,我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看到了被需要的信任。这一切,都值了!

  没有一个春天不曾历经寒冬的淬炼。我一直坚信,正在经历疫情寒冬的每一个生命,会因为我们的细心呵护,走过严冬,静待花开。病房里有一位80多岁的李奶奶,一个月内失去了丈夫、妹妹,唯一的儿子也在隔离中。孤独、绝望,使得她拒绝与任何人沟通,我们想尽办法让她吃饭、喝水、说话,她不理睬也不配合。我知道,在生死别离面前,安慰的话会显得多余和苍白无力,可是,望着李奶奶孤独的背影,我们还是强烈地想为她做点什么。“奶奶,我可以抱抱你吗?”没等她反应过来,我已经用力抱住了她。李奶奶愣住了,我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她缓缓地抬起了手,轻轻地回抱住了我,无声地哽咽着……在那一刻,我成了她的依靠。这次之后,李奶奶不再拒绝我递过去的汤匙,不再拒绝一日三顿的口服药。一个拥抱,让我更深切感受到,护理工作护的不仅是命,护的更是人心。我们的职责就是用护理的专业和温暖,让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美丽绚烂!

  在武汉,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变得更加充实,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坚守中变得更有意义。“再留一会”,是要下班的姐妹们最常说的话。当2月5日病区需要转轻症、收重症时,4个小时的班次,我硬是坚持了11小时。当脱下不知汗湿几遍的防护服,几近虚脱的同时,我的心却是从未有过的火热。

  3月18日,奋战整整57天后,我们病区住院患者清零了。熄灭最后一盏灯,关上最后一扇门,病房空了,我的心却满了——是的,护理工作确实很平凡、很琐碎,但我们的平凡和琐碎就像点点甘露可以润泽生命之花。我无比欣慰当初那个紧握拳头宣读南丁格尔誓言的自己,让我拥有了护理这样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无比欣慰当初那个不假思索逆行出征的自己,在生命最需要的时刻,去救治、去陪伴、去安慰,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仰,让生命之花开满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为逆行英雄们,点赞!

(来源 读嘉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