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汗水、二十载光阴,他们始终坚守诚信 | ||
| ||
守信故事 执行案件中 被执行人可能存在履行困难 但如果能够尽己所能 积极履行欠款 这种坚守诚信的行为依然值得点赞 日前,平湖法院的两个执行案件中 被执行人通过打工挣钱 主动偿还欠款 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坚守诚信的感人故事吧! 01二十二年摆摊 还清全部欠款 老陈经营的服装厂因资金链出现问题,经营陷入困境,多名债权人将服装厂和老陈告上法庭。案件于2003年陆续进入执行程序。平湖法院依法拍卖了服装厂的设备,但仍不足以清偿债务。 “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欠的钱哪能不还呢?”已经60多岁的老陈夫妻俩虽然生活拮据,但仍恪守骨子里的诚信,坚持还清债务,他们决定摆地摊卖掉剩下的衣服赚钱。 多年来,夫妻俩辗转多地,四处摆摊,赚钱还债。老陈每年通过信件向法院报告履行情况,并附上汇款凭证。 “老陈都快80岁了,家里条件也确实困难,这么多年来都能一直坚持还款,也足以见证他的人品,我愿意相信他帮助他......”随着一笔笔款项的汇入,欠款不断减少,执行案件也逐渐了结。老陈的诚信与坚守,换来的是申请人的善意与理解,部分申请人考虑到老陈家的困难情况,表示愿意放弃剩余未还的欠款。 面对申请执行人的通情达理与宽容大度,老陈连连道谢,同时也为执行法官送上了“秉公执法 为民办事”的锦旗。 坚持还债22年,如今,老陈的债务已经全部还清。 02外地打工挣钱 定期按时还款 2019年,因民间借贷纠纷,老华将方某诉至法庭。判决生效后,方某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执行法官调查,方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且通过短信、电话、移动微法院等各种线上渠道均未能联系上方某。执行法官在去往村委会调查并往其家中送达传票过程中得知,方某长期在外打工,早已更换了联系方式,现在已经联系不上了......执行法官决定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度,对方某采取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等执行措施。 “我愿意还款,并且积极向法院申报财产。因为暂时无法履行完毕,所以才在外地打工挣钱,希望在法院的组织下,尽快与老华达成和解......”方某在得知自己被采取执行措施后,马上联系执行法官,表达和解意愿,并积极申报财产。在承办人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协议。双方确认了125万元还款金额,分5年付清。经老华申请,平湖法院决定终结本案执行。 自协议达成后,方某定期交纳执行款至平湖法院账户,每期都按时到账。时至今日,方某已经全部履行完毕。 法官说法 诚信是立身之本,守法是处世之基。上述两个小故事中,两被执行人虽然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归还欠款,但仍坚守诚信,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最终换来了他人的理解与信任,矛盾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强制执行不是终极目标,引导诚信回归才是根本。法官在此提醒,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按期足额履行存在困难,也要及时向法院申报财产,积极与法官沟通,尝试与对方协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诚信之风,赢得他人理解与信任。 | ||